Phone: +852 6095 3702 WhatsApp Email: info@professionaldietitian.com.hk

Articles tagged with "鈉"


  • 專家全方位分享都市健康生活知識 HUAWEI WATCH D2 實現全天候血壓健康管理

    現代人重視日常健康管理,尤其是心血管健康,皆因高血壓是香港普遍的都市病之一。有見及此,香港經濟日報及TOPick早前舉辦「血壓管理全攻略.都市人健康解碼」講座,聯同合作伙伴 HUAWEI 邀來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分享實用的血壓管理知識,其中包括中醫師、運動教練、營養師及睡眠專家;同場亦有 HUAWEI WATCH D2的展示及試用,讓參加者體驗科技如何實現都市健康生活。 健康飲食建議推薦 鈉是影響血壓的主要因素之一,過多的鈉攝取會導致體內水分滯留,增加血容量,從而令血壓上升,而鉀能促進腎臟排出多餘的鈉,從而降低血壓,因此改善飲食習慣可以有效地幫助調控血壓。香港執業營養師公會副主席兼澳洲註冊營養師Violet分享:「都市人難免要經常外出用膳,當中可以揀選少汁、少味精湯的菜餚;自家煮食可以多用新鮮的香料、香菜調味,如蒜、洋蔥、芫茜等取代鹽份。」 Violet提及一種幫助緩減高血壓及減低患有慢性疾病的「得舒飲食法(DASH Diet)」,為美國國家衛生院國家心肺與血液研究所(NHLBI)發表的一項飲食方法,富含水果、蔬菜、全穀類以及低脂食物,包含魚、肉、家禽、堅果與豆類,以增加鉀、鎂、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攝入,並且限制高糖食物及飲料、紅肉以及添加脂肪的攝取。她提醒:「定期的血壓監測非常重要,建議隨着年齡增長務必增加監測的次數。」 Topick 經濟日報 Professional Dietitian 香港執業營養師公會副主席兼澳洲註冊營養師Violet Man

  • 高組織胺未必致敏 食物排除法揪真兇

    【明報專訊】濕疹患者很多時會主動戒口,避免進食牛肉、海鮮等潛在「致敏食物」,究竟有沒有需要戒口呢? 「組織胺」是引起痕癢的物質。坊間常見的抗敏藥,例如對付鼻敏感、蕁麻疹等引起流鼻水、皮膚痕癢,最常使用的藥物就是抗組織胺。食物中亦含有組織胺,避免進食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,可否解決皮膚痕癢? 皮膚痕癢是如何引起的? 組織胺是其中一種誘發痕癢的化學物質。註冊營養師萬侃指出,組織胺由人體產生,當免疫系統抵禦入侵物如花粉、霉菌等致敏原時,白血球會釋放組織胺到血液中,從而導致皮膚痕癢等過敏反應。 當皮膚受到刺激時,免疫系統中的肥大細胞啟動保護機制,分泌更多的組織胺到血液,促進炎症反應和修復組織。當組織胺與微血管內皮細胞上的組織胺受體結合,就會產生瘙癢感覺及紅斑,引致皮膚疾病,例如濕疹、蕁麻疹等。而組織胺只是痕癢機制中的其中一種物質,其他物質例如IL-31、IL-4及IL-13都可以誘發痕癢。 芝士、泡菜、罐頭 含較高組織胺 日常飲食中,不難找到組織胺的蹤影。一般來說,與新鮮食物相比,芝士、乳酪、豉油、泡菜、罐頭等發酵或加工食物含有較高組織胺;此外,鯖魚、吞拿魚、熟成肉類、咖啡、酒都屬於高組織胺食物。萬侃表示,大多數人可以耐受高組織胺食物,僅約1%人有組織胺不耐症,他們由於體內缺乏一種稱為二胺氧化酶(diamine oxidase,DAO)的消化酶,使食物中的組織胺在身體積聚無法正常分解,引起皮疹、蕁麻疹、呼吸困難、皮膚痕癢等徵狀。患上腸胃或肝臟疾病、壓力大、腸道微生物群失衡等,都會增加患組織胺不耐症的風險。 「組織胺不耐症」首次出現在1980年代醫學文獻中,惟醫學上暫時沒有足夠證據證實此疾病機制及治療方法,一般泛指身體不能正常代謝組織胺,導致進食大量組織胺食物後,出現紅疹、頭痛、肚痛、作嘔等徵狀。 專家:皮膚痕不必盲目戒口 皮膚痕癢令人困擾、寢食難安,有人會選擇戒口,希望減輕痕癢問題。Violet Man Dietitian 認為不必盲目戒口,「如有需要,患者可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接受食物排除法(elimination diet),有助了解哪些食物及攝入量可能引起相關徵狀,不一定需要完全戒斷」。 如懷疑某種類食物引起過敏或食物不耐,至少兩周完全不吃可疑食物。如果徵狀有改善,可逐一將「嫌疑犯」食物重新加入食物中,以了解哪些食物引起徵狀。相反,排除食物後情况未有好轉,則表示這類食物不是最可疑的致敏禍首。若證實某食物引起過敏,營養師會調整食物分量,找出引起徵狀的閾值,譬如試驗結果發現吃一片芝士會引致皮膚痕癢,但吃半片沒有問題,那麼病人便毋須完全戒掉芝士。須營養師監督 免營養不良 特別要注意的是,食物排除法應在營養師的監督下執行,切忌胡亂戒口或自行嘗試排除某類食物,以免造成營養不良、體重下降。如果發現進食某類食物後出現皮膚痕癢、出疹等徵狀,有可能是對食物敏感或食物不耐症,應及早求醫。 雖然健康人士能代謝食物中的組織胺,但亦不能放肆地吃。萬侃提醒,加工及醃製食品不但含有較高組織胺,而且鹽分偏高,攝入過量鈉會增加高血壓風險,增加腎臟負擔,日常應注意鈉攝取量(建議每日少於2000毫克鈉,即少於一平茶匙鹽)。文:利楚兒編輯:梁小玲 Read More